江门侨界青年联合会(以下简称江门侨青会)成立于2004年10月,现已是第三届,其宗旨是密切联系海内外青年侨胞,为侨界青年的成材和发展创造活动空间以及提供新的服务平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成立以来,江门侨青会坚持为侨界青年服务宗旨,本着“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原则,汇聚海内外侨界青年力量,围绕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活跃自身会务活动,热情关心和参与社会事务,为侨乡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组织完善,富有活力
一是建立完善办事机构。市侨联重视侨青会的组织建设,为侨青会无偿提供联络和活动场地,设立侨青会办公室,由侨联工作人员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以及财务工作,确保侨青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侨青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几年的发展,侨青会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300多人发展到500多人和20个团体会员。三是创新工作载体,世界江门青年大会深入人心。为密切世界江门五邑籍青年与祖籍地的联系,从2008年开始,江门侨青会先后在江门、澳门、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召开四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尤其是第二、第三届世青会。
二、以侨为本,强化服务
一是为会员发展搭建服务平台。侨青会为会员拓展事业提供平台,几年来先后组织会员参观考察、投资讲座、联谊交流,推荐侨界青年精英成为北京奥运和广州亚运火炬手。推荐理事参加全国妇代会、全市团代会。推荐多名会长加入中国侨商联合会、广东省国际华商联合会。推荐5名侨界青年精英(巴西苏梓佑、新西兰黄伟雄、澳大利亚甄国亮、日本朱铭江、泰国邝锦荣)入选2012年第三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侨青十杰”。举办服务侨青企业政策宣讲会,做好政府“三促一帮”扶持政策宣传工作,为侨青、侨资企业解决招工、社保、融资等难题。推荐会员企业新会无限级(中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侨联中国侨界贡献奖。鼓励支持港澳侨界青年参加香港江门五邑侨联联谊总会、澳门江门同乡会。积极参与省侨青委、国际华商会、广府人海外联谊会活动,大力推荐江门籍侨界青年会员入会。
二是筹建“江门侨青创业园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利用“走出去”,密切与港澳海外社团、各界层人士以及境外侨界青年的来往,积极推介江门五邑的优良投资环境和独特人文历史环境,引导境外侨界青年到江门投资兴业和观光考察。积极参与创建“江门侨青创业园区”。通过宣传发动,香港青年企业家、江门侨青会会长林宜龙回乡投资兴办格兰达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
三是发挥优势,配合做好引资引智引制工作。参与我市引智引制工作,加强与新侨、老侨社团、科技团体及科技人才、专家学者的联系,建立智力人才资料库,协助人力资源部门收集800多条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分类建库。协助留学回国人员、新西兰刘锦荣博士在江门创业,帮助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和其他有关证照,入驻我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享受创业孵化基地所提供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其新办的环保电动自行车企业已开始投产。
四是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倡议会员捐助建设海宴华侨农场“侨青侨心居”,筹集32万多元兴建了台山海宴华侨农场“侨青侨心村”,捐建和加固了144户归难侨房屋。围绕江门市委、市政府“森林围城”活动,发动侨青会员捐近12万元建“侨青林”。发动会员企业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到新会区双水镇捐资助学,连续五年资助40名贫困学生,资金达30多万元。发动会员企业嘉士利食品集团到韶关开展“献爱心助成长”营养饼干捐赠活动,捐30吨、价值50万元饼干给韶关10个县(区)贫困学生。协助团体会员新西兰江门(五邑)同乡会每年对开平市塘口镇崇义小学开展助学活动,向10位贫困学生捐资5000元,每位学生赠送助学金500元和文具、食品一批。此外,发动海内外侨青会员支援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建设,捐助资金累计180万多元。2014年,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市侨联开展的“爱侨助侨 共建幸福侨乡”为主题的为侨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每月组织侨界青年、热心人士到四市三区儿童福利院、三大华侨农场探访、关爱特殊群体,为福利院儿童、困难归侨子女送上慰问品及慰问金,为患重大疾病儿童的家庭呼吁特别的关爱。据统计,2014年参加“爱的抱抱”的侨青会员累计300多人次,投放资金20多万元。
三、构筑平台,拓展联谊
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交流力度。近年来,该会多次参与组团出访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接触当地华侨华人和社团、商会,着力做好在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的侨界精英的工作,引导他们与我市的友好交往和合作。如2011年江门侨青会协办了第六届世粤联会青年论坛,扩大侨青会的影响力。2012年协办第三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经贸合作与青年发展沙龙”论坛,为江门籍侨青提供互相沟通交流平台。2012年组团访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了解当地侨青状况,听取社团首长意见和建议,探讨双方合作交流。
二是抓文化工程,做好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该会以“根”为主线,注重开展华裔青少年工作,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与“三新”(华侨华人新生代、新华侨华人以及社团新生力量)人士的联系和接触,增进他们对祖籍国和家乡的感情。发动侨界热心人士捐助15万港元,支持郑雁英、温卓盈、冯潇莹等3名志愿者教师到印尼泗水小太阳三语国民学校支教,被外界称为海外华文教育的“江门创举”。组团赴印尼泗水市参加主题为“多元文化的融合”的第六届国际文化艺术节,推介、宣传侨乡文化。每年组织海外华裔学生参加中国侨联、《快乐作文》杂志社“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征文”活动,多名学生获一等奖、二等奖。
三是创建信息平台,拓宽沟通交流渠道。为激发侨友们的信息互动热情,引导侨友关心、支持和参与侨青工作,构筑交流平台,实现互动双赢,该会创办会刊《侨青之友》以及“江门侨界青年联合会网站”(www.jmqqh.org), 深受侨界青年喜爱,成为做好新时期侨界青年工作的重要平台。